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所做的主题演讲整理。)
建筑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且是刚性的排放领域,一旦现在所建建筑不节能,用户今后是难以修正改变的。当前,有六个领域建筑节能潜力最大,本文逐一论述我国近几年在这六个领域的工作成就,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北方采暖地区为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地区,秦岭以北的城市年人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户均基本都在2.5吨以上,而秦岭以南没有实行集中供热的城市每年户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一般都在1.5吨以下,相差近一倍,这说明供热计量改革节能潜力巨大。如果供热也像供电、供水那样,使用多少热付多少费用,根据国际经验,节能率能够达到30%左右,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节能总量将极其巨大。与世界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我国城市具有冬天较冷,夏天较热的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城镇建筑面积约为全国城镇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一,但是却消耗了所有城镇建筑能耗的40%,在这40%中若能够节能30%,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2006年,我国开始推行强制性的计量表安装,图中红柱代表我国已安装供热计量表的建筑面积,黄柱代表已按照供热计量收费的建筑面积,从过去四年的情况去看,供热计量收费面积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 2009年更是增长了3倍。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把一项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改革以3倍的速度发展,都是一个极快的速度。我相信,我国在对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方面做的比说的要多得多,仅既有建筑改造方面就能形成每年节约75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减排200万吨的二氧化碳。而这仅仅是起步阶段,这方面的节能减排潜力非常巨大.
北方地区推进供热计量改革都有哪些难点?首先是某些地方政府求稳怕乱,因为供热计量改革触及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涉及到百姓住房装修以后要重新局部拆除进行仪表的安装等等。其次是操作主体在部分城市并不明确。各位明白,电表是由电力公司装的,水表是由自来水公司装的,煤气表是由煤气公司装的,但热计量表却是由房地产公司装的,房地产公司装的表不能够被热力公司所认可,热力公司在计量改革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许多地方并不明确。第三,我国实行两步制热价,即固定热价和浮动热价,通过计量可在浮动热价部分节省费用,而固定热价不管暖气开不开都照样收,有的城市规定固定热价占60%,浮动热价仅占40%,影响用户节能的积极性,所以在这样一些方面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第四,一些城市对不同朝向、不同楼层的住房采取不同的计价系数,计价办法很复杂,影响计量收费工作的开展。
针对以上这四个主体问题,首先要加大激励力度,凡是推行供热计量改革,而且供热计量面积达到总建筑面积30%以上的城市才有资格申请国家级城市类的有关奖项或荣誉称号,如园林城市、人居奖以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示范城市等等,才能享受中央财政的补贴。第二,中央财政对每平方的既有建筑补给45-55元节约能源改造的补助大多数都用在供热计量改造,用户只有实行用热计量,才有积极性推动外墙保温和门窗的改造,这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不能倒过来。第三,要把固定的热计价比率在全国统一为30%,这样浮动热计价比率为70%,有利于调动老百姓行为节能积极性。从唐山、天津、承德这三个试点城市的情况去看,固定热价只占30%左右,老百姓通过主动节能每个供热季度返还能够达到400元以上,如果再加上节约能源改造,就能够达到800-1000元,对我国普通老百姓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同时,还要明确城市供热公司一定要承担起计量改革的任务,包括计量仪表的安装、检测、读数和维修等,按仪表实际读数进行供热计价,同时返还多收的余额,这样就可以调动老百姓的参与计量和节能的积极性。供热计量改革能够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是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能源消耗,除了计量改革,没有一点其它单项改革就能节约30%的能耗;二是可以大幅度减少采暖季北方城市的灰尘和污染空气的排放。比如沈阳一个冬季供热要消耗500万吨标准煤,如果通过计量实现节能30%,相当于减少150万吨标准煤消耗,减排300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和三分之一左右的烟尘;三是老百姓能够最终靠节能实现增收。这样,城市清洁,国家减排,老百姓增收,“一石三鸟”。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平均每年要建20亿平方米左右的新建筑,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这是因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建筑,预计这一过程还要持续25-30年。正因如此,我国所有的新建建筑都必须严格按照节能50%或65%的标准做设计建造。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在设计阶段从2005年的53%增长到2009年的99%,在施工阶段从21%上升到90%。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推进,目前在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基本上已经全部严格执行节能50%以上的标准。但是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施工环节现在还有10%左右的建筑没有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中小城市和村镇还没有启动这项改革,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还有40%左右的建筑没有纳入国家的强制性节能标准管理范围。据统计,2009年全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近10亿平方米,可形成9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及减排1800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节能领域。
针对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的难点,首先要加大监督力度,把节能性质作为建筑质量验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达不到节能要求的建筑不予竣工验收和使用。第二,要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全面延伸绿色建筑和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第三,对未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设计和施工公司要进行处罚,直至退出市场。在2010年年底要公布一批没有执行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的企业,给予包括吊销资质的处罚。
大型公共建筑比普通住宅运行能耗高5-10倍,甚至10-20倍。根本原因是很多大型建筑追求外表的华丽以及大量使用集中空调,使得相应的碳排放水平很高。“罩个玻璃罩子、套着钢铁膀子、空着建筑身子”,就是对那些片面追求新、奇、异的高能耗建筑的真实写照,这类建筑慢慢的变成了“能源杀手式”的建筑。通过对上海9幢商业楼进行了全年能耗调查的测量根据结果得出,这9幢商用楼的全年一次耗能量为1.8GJ/(m2a),超过了日本相应商业建筑的节能标准(1.25GJ/(m2a))近43.3%。
我国已完成了将近三万多栋大型公建能耗的测定,并已对700多栋建筑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对这些建筑每时每刻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都能够了如指掌,而且按年度进行排名,对节约能源的效果好的进行表扬,对排名靠后的进行强制性改造。目前,北京、天津、深圳等地已经建立了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平台,江苏、内蒙古、重庆等地已被确定为第二批能耗监测平台建设的试点。此外,2009年启动了18所著名大学作为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试点,使作为未来主人翁的在校大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校园的节能减排氛围。公共建筑能耗过大的重点是这些公用建筑采用了不适当的集中空调技术,常常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局面,导致能源的无谓消耗。此外,一些建筑在设计方面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比如上海的浦东干部学院,是由温暖地区的国外建筑师设计,学校的主楼像一个大玻璃柱子,冬天不保温,室内冷得发抖,夏天室内教员们在阳光的照射下热得汗流浃背,每年仅电费就高达1600万元,比一般建筑高2-3倍,像这类建筑就要进行强制性改造。
解决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过高的问题,一是政府办公楼应该率先进行建筑节约能源改造,因为政府大楼往往起到全社会的示范作用;二是设计阶段一定要进行能效评估;三是对能耗过高的建筑要向全社会公布,同时进行强制性节约能源改造;四是全力发展能源服务企业,实施优惠政策,促进能源服务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这样一方面能够刺激内需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能使所有的大型公建建筑能够在3-5年之内基本上完成节约能源改造;五是扩大城市公共建筑能耗在线监测范围,并建立公开披露和奖励惩罚机制。公共建筑实时能耗监测和能耗公开排名将带给建筑拥有者和管理者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使得城市的未来更加绿色。
我国如果推广城镇住宅全装修,每年能够大大减少三百亿元的物耗和相应的能源消耗。据测算,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绿色施工方式每平方米能耗能够大大减少约20%,水耗能够大大减少63%,木模板消耗量减少87%,产生的施工垃圾量减少91%。正因为如此,要在施工阶段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只能采取全装修办法和装配式施工。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推广的难点,一是我国有大量的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实力和技术力量有限,导致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难以推广;二是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导致成本提高,企业因而缺少积极性;三是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复杂。
我国将可采取的主要对策:首先,启动一批大的企业推行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通过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如万科等大规模的公司已经率先宣布要在全国范围内投资的房地产项目中采取装配式施工和全装修。第二,通过政策鼓励,如北京市已经通过容积率补贴以及城建配套费部分返还政策来鼓励开发商采取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第三,加快标准规范的制定,使得更多新材料、新技术、新的施工办法能被广大的中小企业所采用。
我国已制订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相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太阳能热水器的总保有量接近1.5亿平方米,而仅我国的保有量就约占全世界总量的60-70%,太阳能热水器在建筑中的应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